絲瓜:名稱的由來是 因絲瓜老化後,內部的組織會成纖維狀而得名
絲瓜本身屬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,原先產在亞洲的熱帶地區印度。
絲瓜在兩千多年前就已傳入中國大陸的南方,台灣也早已在二三百年前就有人 栽培,是夏季常見的蔬果 。
米管種絲瓜又稱為又稱大臍種絲瓜或糯瓜,顧名思義,它的特徵就是果實短、圓筒狀,果肉柔軟 一般家庭夏季常常食用的蔬果。
(絲瓜雀鳥圖)
步驟一:用淡墨勾勒絲瓜花,中墨勾勒絲瓜葉、竹幹、雀鳥。
步驟 二: 白描完成後先用淡墨分染葉脈、絲瓜、雀鳥等按步驟反覆染出明暗濃淡,而 到個人滿意
為止。
步驟三:完成墨稿後上花青 和墨稿上色方式柤同,按步驟分染出層次明暗。絲瓜葉整体分染完成後再用赭石分染葉片外圍做出醮葉的變化。
步驟四:調好嫩綠從葉尖向後罩染,背葉用石綠分染需掌握明暗、深淺 、層次變化。
步驟五. 最後用淡淡的花青畫上幾片絲瓜葉增加空間感即可。
[拍攝作者:花之语 出处:http://my.poco.cn/lastphoto_v2-htx-id-282643-user_id-23782613-p-0.xhtml]
牽牛花屬旋花科花朵有紫紅、紫藍、白、粉紅等多种顏色, 形呈喇叭型(故又稱喇叭花)是一年生纏蟯蔓性草本值物。
步驟一:「白描」單純用墨線勾勒物象,(花、葉) 用濃淡墨分別來勾不同形象,線條粗細提按變化, 有 剛柔相濟、頓挫分明、 必須流暢自然。
步驟二:續白描後先上墨色後上花青,牽牛花葉片部份先用淡墨分染明暗濃淡’注意整体的層次分明。
步驟三:牽牛花先上一層桃紅.葉尖部份由外向內分染黃色。
步驟四:花朵待乾後再次分染花瓣加強前後濃淡層次要分明。
步驟五:葉片部份,反葉先染石綠。
步驟六:用花青、藤黃調成嫩綠色罩染正面葉片。赭石加藤黃調成土黃色染竹棚。
步驟七:葉片二次加染。注意只加染部份葉片 。
步驟八:葉片第三次加染。
步驟九 :葉片待乾後再用赭石加染枯斑有助於葉片的層次孌化。花瓣再次加染使花朵的空間、層次更加分明。
步驟十一:花蕊先點上紫色待乾再點黃色。落款用印即完成。